2010年9月29日 星期三

後金融海嘯亞洲四小龍的發展方向

■ 後金融海嘯亞洲四小龍的發展方向
資料來源:行政院經建會綜合計劃處
發布日期:2010-09-21
2010年8月亞洲開發銀行研究報告「亞洲四小龍的選擇」 指出,亞洲四小龍雖擁有良好的總體經濟基礎和健全的金融體系,依然受到金融海嘯嚴重的衝擊,顯示小型開放經濟體容易受到外部的影響,並針對後金融海嘯四小龍的發展方向提出建議,除繼續堅持自由化與國際化既定政策外,應調整經濟發展結構,如擴大國內需求、發展服務業、縮小貧富差距等,並積極參與區域經貿整合。



一、調整經濟成長結構

-四小龍的生產和消費不協調,必須調整經濟成長結構,從原本依賴出口導向擴大內需。台灣與韓國的經濟體相對香港、新加坡為大,擴大國內需求的空間也較大。

-縮小所得差距或防止進一步惡化,應設法提高較低收入階層的工資水準,惟其生產力必須透過職業再訓練等方式提升。

-引進年金產品、健康保險計畫等新種金融商品,並提供教育補助,使家庭降低因應退休、醫療、教育等目的的預防性儲蓄,以提升一般消費。惟為避免消費信貸過度擴張,應對金融市場加強監管,以確保金融穩定。


二、尋找新的比較優勢 以往四小龍和中國的經濟呈互補關係,前者提供資本,後者提供廉價勞動力,惟隨著中國的產業附加價值鏈向上移動,未來很可能演變成競爭關係。因此,四小龍需要尋找新的比較優勢領域,以及新的互補性領域。

三、掌握區域內結構變化 順應亞洲區域內消費型態的轉變,例如隨著中國人民所得水準上升,對品牌手錶和珠寶等奢侈商品、高品質服務的需求相應提升,以及赴外觀光旅客迅速增加,四小龍應積極掌握商機。

四、發展服務產業
-提升服務業競爭力,依據該研究報告,若美國服務部門生產力水準為100,則香港、新加坡、台灣和韓國服務部門生產力分別約為 84、58、53和27,顯示四小龍的服務業部門有進一步發展的空間。
-加強服務部門的管制改革,並透過租稅優惠等措施,鼓勵企業投資金融服務、醫療旅遊、高等教育等可出口的高附加價值服務業。
-扭轉貿易財優於非貿易財的偏見,對零售、食品和飲料、美容等本土性服務業,提供更多的租稅優惠,降低新設成本,以增加國內消費,並創造就業機會。


五、加強經濟整合 中國、台灣和香港「大中華」經濟體的整合儼然成型,並可能深化。未來,亞洲國家應致力推動建立一個共同市場,各國隨著區域內經濟日益繁盛,消費與服務需求逐漸增加,而從中獲得利益。 亞洲開發銀行研究報告對四小龍所提建議,有關調整經濟發展結構需擴大國內需求、縮小貧富差距,以及掌握亞洲新消費型態、發展服務業、積極參與區域經貿整合等,與我政府刻正推動的政策相符,舉如:

-推動愛台12建設與新興產業(包括6大新興產業、4項智慧型產業及10項重點服務業),擴大民間需求,並加強全球招商,吸引投資。

-成立「改善貧富差距專案小組」,研提具體因應對策,透過擴大國內需求,降低失業率及提升薪資水準。

-積極以優質平價商品拓展亞洲新興市場外,並強力行銷台灣優質醫療、美食、旅遊等。
-與大陸簽訂ECFA,加速兩岸經貿關係正常化,進而促進我與其他國家或區域簽訂自由貿易協定。

(行政院經建會綜合計劃處 ,2010/09/21)

沒有留言: